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源流支派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已阅:5294 / 回复:16(楼主)

【前言】据大清乾隆五十三年《暨阳包氏宗谱》记载,诸暨包村系包拯公谪孙寿年公之子天锡公之后,为万一公支系。据此可知,此谱编修于1788年,但因该村出了一位奇人包力胜,为保卫包村,于咸丰十一年(1861)组织乡勇抵御太平军,当时被杀人数达到171260人,尸骨被葬于同一大坟。为表彰包村义举,于民国廿四年(1911)立碑以示纪念。现抄录于下:

                        包村忠义祠碑记

包村之役吾乡义民自卫之勇死事之烈震惊全国于今七十有余年矣忠义祠之设亦七十余年董其事者艰难缔造前后相继直至今始得贰廓轮矣整订章程岁月进报享粲乎隐未尝不欢先民报国之忠清庭抚字之薄而董事者之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 不 可 及 也清咸丰十一年九月粤匪陷绍兴掠诸暨焚杀不已包公立胜激于义愤振臂一呼从之者十余万人筑堡拒守战无不胜毙贼近十万卒以孤立无援困守至明年七月村逐陷士卒妇孺随殉者十九万人呜呼以方里之地十年之间怒斗恶搏主客死者至三十万其惨且烈近古以来未尚有也堂是时省府县官吏平日尸佝素餐添民上者皆委吾民而去听其自为生灭及事之平意必堂发币若千万贷粟若干万振求抚恤以稍慰 死 者 之 灵平生者之气乃稽之志乘无有也十纸奏报允立专祠而已立祠之费无有也一任我子余之遗稚金埋骨捐田建祠于是钱公古春澡村叔姪二人草创前钱君平甫继承于后钱君筠青王君越凡始集其大成先后凡七十余年盖乱后灾黎救死不赡剥O  及夫铢积寸累土木有□败人事有变迁宜其经始之难枪功之久而报本之思历数十年不衰卒抵成有以见直道之终者斯民也夫官吏之不是恃久矣捍灾御示难其道断者自卫自卫之要必更番教练联村及乡联乡达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声自相通缓急相求而精意尤在寓兵于农勿雇农为兵能节用持久以收一朝之效差之毫厘谬于千里自古办堡甲者所以少成功而多流敝也包公立胜仓猝赴义以不教民战义勇于自信不知树援堂时古唐陈朝云假其旗织龙衣枫桥转战肖山杀贼数万战尽锐及败朝云求救包公不应朝云溃而包村逐被围孤立无援困守至敌此乃包公所以败与包公轶事与殉难者之惨状皆也见官私传记不必书个特书其失以为后事之戒至于建祠始末慎终追远先民精神之所寄民虽□□细必书如左记包村残破之明年江澡钱公古春及姪藻村以京曹郎官弃职来赴难始集合族人玉堂诸乔树辉树第诸同志访求殉难后裔  金埋首并呈请建祠古春公旋以感伤卒藻村公继之以赵君昌言姚君文波骆君云樵翁君曼乡O君伯练□平甫为董事建祠五楹三进并余屋数十间祠东造墓五大穴后各方捐银并田三百余亩外藻村公实捐垫洋一万五千元于是每年春祭捐裔始得饮酒分昨惟时当乱后田尽荒芜公招嵊人垦种别立钱兴户拨地造屋以居之岁获银三百余元不足年约一百余元由藻村公捐任越十六年乙酉藻村公病笃又自捐田五十亩交钱君平甫继任捐得霞园王姓田二十余亩始朴有余蓄乙巳建牌坊一坐祠多白蚁修蒉数次自乙酉至癸丑凡二十七年计余银三千数百元而平甫君辞职召集捐裔大会改订规程选董事二十人互选理事一人钱君筠青当选王君越凡副之始大修祠宇焕然改观并将先后捐款田亩捐户姓名别勤碑石搜集殉难诸人姓名编成包村忠义祠录又固本祠墓墓系包氏宗祠旧址持拨钱与户地易之俾包氏得复建宗祠以事□□□□
自癸丑至甲戌联任二十年而筠青君卒其字遹   祺
当选为理事此本祠小史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 之 作 者 将 有 感 于 斯 文
中华民国廿四年岁次乙亥二等绶宝光嘉禾章前护理甘肃省长陈訚撰前甘肃灵武县知事潘瀛书丹前县议会议员钱铨篆盖


作者:包全新 (2014/1/8 20:04:51)   回复此贴
  回复: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第 1 楼

请楼主将《碑记》解释一下。

作者:观察台 (2014/1/9 9:58:39)   回复此贴
  回复: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第 2 楼

兴致勃勃看《碑记》,看罢前言就泄气。中华民国廿四年,一九一一不合宜。被杀人数十七万,“同一大坟”怎处理?景年靖康到文林,寿年子孙迁诸暨。六块墓碑发现后,常见改谱适新机。旧说错讹任错讹,今文不可无边际。九十冒昧说几句,欢迎大师批一批。

作者:九十 (2014/1/9 11:25:01)   回复此贴
  回复: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第 3 楼

"無知者"評無知者,"外行人"説外行人。"糊里糊塗"哭糊塗,笑俗笑到俗幾時?

作者:016501 (2014/1/10 10:42:18)   回复此贴
  回复: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第 4 楼

不知楼主包全新的“前言”的一些数字出自哪里。
  骆伯锦有文曰:“自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大小数十战,立身必身先士卒,英勇无敌,毙敌不计其数。六月底,包村弹尽粮绝,水源又断,七月一日晨,太平军自地道攻破包村,义军逐屋抵御,尽皆战死,其妹伤后被执在包村大道地五马分尸。村中老弱妇幼17000余人,无一幸免。”“此役双方战死达14万之多,战后掩其尸骨为五大坟。书中称‘十万人墓”’,包村人称‘大坟头’。”骆文说的村中老妇17000余人,不是17万多。是双方战死14万之多。
  这14万人应该不仅有包村人,还有包村附近参与争战的乡勇,以及战死的太平军的总和。假如包村人战死17万之多,那么,有那么多人的包村,就不叫村了,早该是个城市了。太平军与乡勇的争战,不是咸丰十一年(1861)的一天或几天,而是前后半年多。
   还有,所谓的大坟,不是一个坟,是五个坟;民国廿四年,应该是1935年。前言所说的包力身,在你发的《碑记》,是包立胜。另有资料介绍,是包立身,或是包力生。
   另有资料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李秀成部进袭浙东,九月攻下绍兴府,另一路从金华攻诸暨。立身在本村首举地主武装‘东安义军”,以其衣其帜均为白色,又称‘白头军’,自任统领。以神仙佑助惑众,每发令‘必借神仙’。自言是白衣大仙下凡,拯救众人。地主、士子多以为信,为敌太平军,纷纷进入包村,骤时‘东安义军’达数万人,成为对浙东太平军威胁最大的一支地主武装。”这段文字同样说明。包立身领导的乡勇,不只是包家人,大多是包村以外的人。
该帖子被55315123在2014-1-13 7:40:12编辑过

作者:55315123 (2014/1/10 12:45:33)   回复此贴
  回复:诸暨包村忠义祠碑记 第 5 楼

已删。
该帖子被55315123在2014-1-10 19:55:45编辑过

作者:55315123 (2014/1/10 12:47:2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5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2,322.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